健康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教育
传染病知识
来源:公共卫生科       发表时间:2006-03-15    点击:507
关闭】 【收藏】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有些寄生物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的共生状态,例如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和某些真菌。但这种平衡是相对的,当某些因素导至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如艾滋病)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不习惯寄生的部位,如大肠杆菌进入腹腔或泌尿道时,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伤,则可产生机会性感染。 感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就开始了感染过程。
        病原体是否被清除,或定居下来,进而引起组织损伤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治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干预如药物与放射治疗有关。(一)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如胃酸所清除(霍乱弧菌),也可以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被动免疫(来自母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所中和,或特异性主动免疫(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所清除。(二)隐性感染 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称为健康携带者,如伤寒、菌痢、乙型肝炎等。(三)显性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只占全部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而感染者获得巩固免疫(如伤寒),不易再受感染。(三)病原携带状态 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于显性或隐性感染之后而划分为恢复期与健康携带者。(五)潜伏性感然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等待机体免疫机体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等。 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这两个因素。
        致病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 侵袭力 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集体内扩散的能力。(二) 毒力 毒力由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所组成。(三) 数量 在同一个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四) 变异性 病原体可由环境或遗传等因素而发生变异。 传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免疫应答可分为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和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变态反应两大类。(一)非特异性免疫 是机体对进入体内的异物的一种清除机理。 1.天然屏障 包括外部屏障,即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如溶菌酶、气管黏膜上的纤毛);以及内部屏障和胎盘屏障等。 2.吞噬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肝、脾、淋巴细胞及骨髓中的巨噬细胞和各种粒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都具有非特异的吞噬功能,可以清除体液中的颗粒状病原体。 3.体液因子 这些体液因子能直接或通过免疫调节作用而清除病原体。(二)特异性免疫 是指由于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特异性免疫通常只针对一种传染病。感染后的免疫都是特异性免疫,而且都是主动免疫。
        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疾病发展的阶段性。(一)入侵门户 病原体的入侵门户与发展机制有密切关系,入侵门户适当,病原体才能定居繁殖及引起病变。如痢疾杆菌和霍乱弧菌都必须经口感染,破伤风杆菌必须经伤口感染,才能引起病变。(二)机体内定位 病原体入侵成功并取得立足后或在入侵部位直接引起病变或在入侵部位繁殖,分泌毒素,在远离入侵部位引起病便,或进入血液循环,再定位某一脏器引起病变,每个传染病都有各自规律性。 (三)排出途径 排出病原体的途径称为排出途径,是病人病原携带者和隐性感染者有传染性的重要因素。有些病原体的排出途径是单一的,如痢疾杆菌只通过粪便排出;有些是多个的,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既通过粪便又能通过飞沫排出;有些病原体则存在于血液中,等待虫媒叮咬或输血注射才离开人体(如疟疾)。病原体排出体外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因而不同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染期。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流行过程本身又受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一)传染源 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有: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 (二)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如: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苍蝇,手、用具、玩具,吸血节肢动物,血液、体液、血制品,土壤等。 (三)人群易感性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如果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则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
        传染病的预防(一)管理传染源 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遵守。(二)切断传播途径 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以及许多寄生虫病来说,切断传播途径通常是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而其中又以爱国卫生运动和除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为中心的一般卫生措施为重点。广义的消毒包括消灭传播媒介即杀虫措施在内,狭义的消毒是指消灭污染环境的病原体而言。(三)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免疫力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改善营养、锻炼身体等措施可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力。接种疫苗、菌类、类毒素等之后可使机体对抗病毒、细菌、毒素的特异性主动免役,接种抗毒素、丙种球蛋白或高滴度免疫球蛋白,可使机体具有特异性被动免疫。

 

 

版权所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医院   网站管理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政编码:430073 电话:027-88386114 鄂ICP备05003344号